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ne 12, 2010

转载:处罚孩子又不伤宝宝心的10个招数

I came across an interesting article (in mandarin) about various way of punishment in young children from the internet. I think it will be useful for a mommy like me as long as it doesn't involved canning and smacking which I think it doesn't worked on my little one at all. Call me soft-hearted :P

~~ 转载:~~

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宝宝渐渐长大,有了个性和脾气,让大人觉得越来越难管束。除了夸奖和鼓励,适度的惩罚也不可或缺。但怎样罚得有效,又不伤宝宝的心和自尊自信,那就是门大学问。这里有10种宝宝犯错时的惩罚办法,有针对性,又切实可行。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
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把握原则 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转载: 面對壓力 (希望每個人都能看看這篇文章)

An airticles on how to deal with pressure. Although taking care of 2 kids is not the same as dealing with pressure in the office but still, the pressure is not much different in some way :)

~~转载:~~

看人看優點,對事不對人。

有一天,四十歲出頭的女強人苦惱無助地出現在心理醫生面前:『我不喜歡我的工作, 對同仁沒耐性,我也不關心他們, 我對我的工作感覺沒什麼意義,我每天都覺得很沮喪,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不著,還會無緣無故的掉眼淚。我想把工作辭掉,而且我也不缺錢。』心理醫師問:「你不工作,那你準備做什麼?」「我只是不想做了!」這位女主管回答。 心理醫師聽完她的情況,立刻勸她打消辭職的念頭。 『你不能這麼做。你如果把工作辭掉,你就會馬上成了一個專職的鬱症患者。你一定是遭遇到某些問題,你必須去緩解這些問題,而不是把工作辭掉。』 心理醫生勸她。當時,這位心緒煩亂的女主管正計劃把工作辭掉,準備到偏僻的鄉下買一棟房子,一 個人住在那裡。心理醫師一聽,「那就更危險了!因為你會更寂寞、更難過。

我希望您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這位及時為女主管踩煞車的諮商師,就是著名的作家鄭石岩。從事了二十幾年的心理諮商,鄭石岩教授發現,最近幾年,台灣憂愁、煩惱的人口正不斷在增加。從流行文化裡,更可以感受到這種煩惱的情緒,無處不在。歌星周華健唱著中年男人的煩惱,從「鈔票愈來愈難賺、孩子愈來愈胖....到威而剛的藍色小藥丸」都讓中年男子煩啊!而原本應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新新人類,隨著社會的複雜多元,情緒的困境四處蔓延。歌手林曉培一曲《煩》,直率大聲地喊著:「煩啊!煩啊!煩得不能呼吸」彷彿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煩惱為何而起?憂愁為何而起?煩惱為何而生?現代人為何把焦慮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衛中形容,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被恐嚇之中。他指出電視廣告每天都在警告:「你長得太胖了!」「你在床上的表現還不夠好!」「你吃的油裡頭膽固醇太多了!」「你喝的水中有很多細菌」搞得每個人都緊張兮兮。與過去的壓力來源比起來,現代人焦慮的常常是一種無形、抽象的,甚至是想像出的危險。

我們的身體對這些無形的壓力做出反應,肌肉緊張、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分泌增加,這些反應可以讓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在過去可以幫助人類逃離野獸、災難,然後我們的身體就可以回復正常的狀態。但是到了現代,這種身體反應並不能增加我們解決壓力的能力。 肌肉緊張並不能增加我們付帳單的能力;心跳加速也不能化解我們跟主管的衝突。所以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應付壓力的狀態,但是壓力卻不能解除,身體就無法恢復常態。

【 如何解決現代焦慮?】要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焦慮,需要改變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

1 、認識壓力公式 鄭石岩教授在多年的諮商經驗中發現,人的壓力,可以用一個公式~~ 表現,壓力=負載自我能力 負載等於是卡車上所載的東西,自我功能就好像這部卡車的承載能力。如果上面負載的東西並沒有增加,可是你現在很難過,這就表示有幾個可能,一是你的自我功能減弱 了,一是你在上面加了太多別的東西、太多垃圾例如,在辦公室跟同事處不好,回家後跟家人處不好,這些壓力、這些情緒,全都加到工作上去,就變成垃圾負載。這些衝突、情緒,其實跟你的工作並沒有關係,但都全部被加到你的工作裡面去。

2 、減輕垃圾負載 對於這些人來講,鄭石岩教授並不主張馬上把他們原來的主題負載減少,要減少的是他們的垃圾負載根據這個壓力公式來分析,鄭石岩教授為那位女主管開了三個處方: 第一個處方是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第二個處方是儘量表現出開心的樣子鄭石岩告訴那位女主管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一裝,假裝高興,感覺自己的胸口鬆開,把眉毛揚一揚,很高興,振作起來,再走進辦公室,並且要記得跟人 打招呼。 鄭石岩解釋,一旦你經常這樣作,行為影響情緒,人真得會變得比較快樂。第三樣處方是因為笑的時候可以產生內臟按摩。而且笑的時候通常都會深呼吸,也會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幾個星期下來,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轉變,她保持運動,心情也變好了,也不再有辭職的念頭了。


〔化解壓力 20招〕

早起 15分鐘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壓力。

改善外表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如此才能免去找不到東西的困擾。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不要任由一些生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成擔憂的習慣。

凡事事先計劃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加油。

做事一件一件來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下一個任務。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免得令你心煩。

要懂得變通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妥協、折衷。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別悶在心裡。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愉悅心情。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思緒。

不能依賴「記憶」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誤。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懂得拒絕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 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避開吵雜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包括進餐、衣著。

睡眠要充足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人本關懷成長共享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
愛人就先讓自己健康喔!

每封信都代表一份緣的傳遞 ........
看信是一種幸福、它代表你有空閒
.....
沒空看信也是一種幸福

它代表你有比看信更重要的事忙著 ....

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